​阙明坤 沈阳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规律、载体与路径

发表日期: 2024-07-13

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专章论述、统筹谋划、一体部署,且排列位次在经济部署之后,这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于国家科教、人才事业的全新思考,更为新时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全新发展动能。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内外规律,积极探索与“三位一体”新样态相适配的新载体、新路径,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内在规律


党中央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战略部署是基于三者内外、相互间的发展规律,既应时而动,又因势而谋。


1.内在统一性

教育、科技、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创新则在我国现代化事业中占有核心地位。由“支撑作用”到“核心地位”,可见教育、科技、人才共同指向和重要落脚在于创新,成为创新的关键支点。一体化推进需要创新、依赖创新,坚持三者一体化推进就是力求转换发展思路,寻求新的由内而外、自内突破的创新驱动道路。教育是创新的根基,在启蒙国民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中具有先机作用,其独特的普惠性又能极大扩充创新人群,为培育创新能力“开枝散叶”。科技是创新的关键。科技进步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就是科技创新,这是生产力快速跃升的前提。在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时期,占领科技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制高点,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出前瞻性、开拓性的科技创新,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能够破除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发展难题,取得现代化建设决定性胜利。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步到现代化强国要依靠创新,而创新的根本依靠人才,人才资源是建设一流创新型国家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是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基于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以全过程人才培养推动全要素创新,能够充分激发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


2.外部协调性

教育、科技、人才既是一体又是三元,各要素都有自身特殊属性,在发挥整体性的同时又不能忽略其相对独立性,由此需要一个精细的外部协调合作机制来引导、推动和保障。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一体化推进的进程中,政府作为主要协调方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一体化推进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确保各方在一体化进程中有一个共同的行动指南;组织搭建一体化建设平台,促进各方间的沟通和协作;加强监管和评估,确保一体化推进的质量和效果。学校、科研机构、企业、人才市场也要积极参与一体化进程。学校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模式,拓展教育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科研机构对照前沿科技问题进行独立的原创性研究,推动技术方法的原理性改革;企业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利用生产一线优势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培育、引进优秀人才;人才市场按照市场供需和趋势及时提供人力资源信息,依靠人才集散特征促进人才的广泛交流和良性流动。


3.相互支撑性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不是简单的要素叠加,而是系统性的、综合性的、深层次的相互融合与协同促进的聚合过程,产生的成效远大于单个要素作用的效果之和。教育是科技、人才的先导。在当今局势下,国际间竞争实质已经转向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上,教育先行能够直接提高科技水平和培育优秀人才,是使科技、人才快速跃迁至一流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在决定科技、人才上限的同时,又能为其兜底,保证全体人民的基本文化道德素质和知识水平,跨越科技、人才的发展阈值。科技是教育、人才的驱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重构全球版图,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等要素高度渗透融合,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根本转向,深刻变革传统教育样态,同时科技创新又大大激发人才活力,重塑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是教育、科技的根本,人才是推进教育、科技发展的实践主体、价值主体,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教育水平的优劣和科技能力的强弱,教育、科技推进效果的好坏,人才是最直接、最真切、最具象的反映。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基本载体


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推进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层面和多个主体的协同与配合。这种复杂性和系统性决定了一体化推进不能只是简单的自发进行,而需要有多个载体以承载和推动一体化过程。


1.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发展融合点,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交叉点,是一体化推进的重要承载体。在国际战略博弈越发激烈和国内对创新生态体系的建立要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新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优势愈发凸显。“主体多元化”和“运行市场化”的发展目标对政府、高校、产业多方进行整合,有效缩短从知识创造到技术创新再到驱动经济的过程,能够及时抢占发展先机;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能够创造大量高质量科研成果,促进跨领域的学科专业深度交叉融合和理论知识再创造;高起点的办学定位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教育资源,直面前沿性科技难题,在全球范围内引领与“高精尖缺”科技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能够打破传统应试教育标准化的选拔形式,着眼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拔尖的复合型人才。


2.建设大科学装置

即通过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些设施装备在建成后,通过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技活动,可以实现重要的科技目标。大科学装置面向国际科技前沿,根据国家重大需求,为国家科技进步、国防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的贡献。装置由多学科支撑、众多高新技术集成,是支撑基础学科前沿研究和应用技术重大研究的大型公共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强大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科研基地。与一般的科学仪器及装备不同,大科学装置产出的是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而不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建成后要通过长时间稳定的运行、不断的发展和持续的科学活动才能实现预定的科学技术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大科学装置不仅是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孵化器”,更是培养创新科技人才的“摇篮”。作为科创基础平台,大科学装置能够在建设及运营的全过程吸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战略科学家和尖端科技人才,展现出强大的人才聚合和培养能力。


3.设立战略性创新评奖项目

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核心的主体资源,是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最积极要素。战略性创新评奖项目是党和国家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人才创新主动性、积极性的有效举措。兴办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企业重大需要的创新评奖项目,让项目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有效抓手,不仅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有利于激发参与人员内在动力,促进全社会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目标导向的创新评奖项目以取得创新成果为诉求,围绕清晰、可测量的指标展开,参与成员能够动员自身一切资源优势,破除固有科层进行灵活安排,清晰单一的运行结构形成的稳定性能够极大程度保证项目运转的公平性,激励人员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强激励模式下的创新评奖项目在建设和推进中,参与人员以结果至上、效率优先为行为准则,保证项目建设成效。


4.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

高校是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学术组织,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培育载体,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微观组织类型,是技术飞跃、人才成长的主体,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创新载体。产教融合型企业作为高校与产业的重要结合点能够对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起到较强的引领示范作用,两者的融合程度直接反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配置效率和发展质量。产教融合型企业以校企双赢为前提,以延长教育链、服务产业链、畅通人才链、激活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有机衔接为着力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企业高质量服务产业发展,赋予经济发展全新动能。区别于传统单向式的产业,产教融合型企业转变原先由高校主要负责的单一人才培养源为校企共同承担,能够极大促进教育域和产业域内的资源优势互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培养产业需求、企业需要的新型高素质人才,构建产业出题、校企答题、市场阅卷的新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路径探寻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着眼现在、谋划长远,大胆探索、勇于尝试,以要素间的原始创新带动整体的协同创新,发挥一体推进的最大效能。


1.健全协同机制,畅通一体化推进关键环节

健全一体化组织架构,各级党委政府要将一体化推进置入重要议事议程,推动设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联合组织、教育、科技、人社等部门,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打破条块分割管理困局,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和集中决策有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重大事项。优化资金保障,丰富资助类型,设立一体化推进专项经费,根据教育、科技和人才各个领域的发展需求和优先次序,合理分配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能够覆盖到各个领域的关键环节和优秀人才,避免资金的滥用和浪费。优化一体化推进的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拓宽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人员流通渠道,加强不同领域的人员交流、挂职、任职,推进优秀人才在不同单位间的互聘互认,打破身份障碍,创新适配一体化推进要求的新型人才“旋转门”制度。加强数据开放和资源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建立教育、科技、组织的部门联合数据库,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加快一体推进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实行管理服务的“一网受理”“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提升数字治理能力。


2.推动项目制改革,激发一体化推进内在活力

完善一体化推进战略引领性项目立项机制,聚焦“四个面向”需求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求,坚持谋划全局、超前布局、统筹安排,构建涵盖基础研究、科技攻关、产业转换的创新体系。健全项目过程管理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结果论成败,将技术路线决定权、项目管理权、资金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充分下放到项目实施主体,探索一个项目周期“最多验一次”审批验收方式,减少非必要行政干预,提高项目执行效率。改革项目的组织运行模式,抓创新不问“出身”,充分利用“揭榜制”“组阁制”“赛马制”“定向委托制”等项目机制,总结凝练核心技术攻关动态清单,通过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的组织协调方式,激发各类参与主体内在创新活力,推动构建高效、协同的集中攻关体系。


3.重塑评价体系,保障一体化推进显著成效

优化项目评审管理制度,完善项目指南编制和发布机制,基于国家宏观发展需要广泛吸收各方意见,既体现国家意志,又反映各方需求。建立科学、公正的项目评审规则,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保证项目从立项到结项、从组织到运行的公平公正公开。严格项目成果验收程序,依法将项目成果纳入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监督。改革人才评价导向机制,根据品德、业绩、能力等科学设立评价指标,进行“帽子”人才改革,破除“五唯”倾向,先立后破,以破促立,破立结合,积极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人才分级分类管理,针对不同学科、门类特点,完善评价程序和评价规范。建立人才中长周期评价机制,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规律,延长基础研究人才、原理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周期,鼓励深耕探索、长期积累,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科研成果。设立评价机制的动态调整机制,以“能进能出”的退出制取代“一评定终身”的终身制,克服人才评价僵化问题。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科学“界错”,提前“防错”,把握一体推进的“风险点”,聚焦容错免责的“需求点”,严防改革过程中的“一刀切”现象,探索容错纠错正负面清单,推动容错纠错从“亡羊补牢”向“未雨绸缪”的转变。


在应对“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一体化推进要坚持系统观念,以需求和结果为导向,以全新思路开拓全新方法,涌源头活水,开创新之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有力支撑。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